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作文

孝在我心中作文

时间:2024-12-13 10:19:27
孝在我心中作文(通用13篇)

孝在我心中作文(通用1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孝在我心中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

每学期开学,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书发到我们手上,其中有一本中华经典导读,我会迫不及待地拿起来认真地读,上面的内容吸引了我:三字经、弟子规、老子的道德经、孟子等,还有不少古诗词。每个星期的课表上还安排了一节经典导读课,我们的语文老师会带着我们去读经典,看经典动画,引导我们理解里面的内容,渐渐的,我从经典里悟出了不少道理:要珍惜时间,从小就要发奋努力学习,和人交往要讲诚信,要孝敬长辈……

《三字经》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我读了以后,脸不觉红了,和黄香、孔融比,我就差远了,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逝,就和父亲一起相依为命。她夏天为父亲铺好凉席,让父亲好好休息,到了冬天,她每天晚上提前睡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体温将被窝捂暖,好让父亲睡觉的时候不会那么冷了。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在一起吃梨,哥哥让他先拿,他每次都是拿小一些的梨,人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年龄小,应该吃小的。”这些尊敬长辈的事情古人就懂得要去做,何况现在的我们呢。而我却做得不是很好。

我的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奶奶在家带着我。对于奶奶的唠叨,我听的时候总是显得不耐烦,有时还要反驳几句,这时我看出来奶奶很伤心。特别是吃饭的时候,奶奶做的饭菜,我也是抱怨:这不好吃,那个太咸了,有时干脆就不吃了。这时奶奶总是百般哄我多吃点,想法设法弄好吃的给我吃。想想黄香和孔融,我觉得我这样做太过分了,真的不应该这样。于是,我回到家里,耐心地听奶奶的“唠叨”——教导,听完了总会回应道:“哦,我知道了。”“奶奶,您在家里也别太累了,有些事等我放学回家帮您做。”对于奶奶做的饭菜,我也是好好地吃,尽量吃得津津有味。有时的菜确实做的不怎么好的,我就轻声地提醒奶奶下次盐少放一点儿。放学回家我就帮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奶奶经常在外人面前夸我懂事了。其实奶奶还不知道,那是经典里的内容所教的呢。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孝经》里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让我懂得要孝敬长者,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一些事情,不要光嘴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给我们的爱,我们是永远也报答不了的。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2

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孝为先。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还记得,我在这方面的成熟是初中的生活带来的。

我初三前老是和父母犟,那时我爸妈有时会特别厌烦我,对我态度也不冷不热的,我很生气。因为那时我认为虽然我说话口气差了些,但说的内容却也是对的,所以我在初三前经常和父母犟。初三开始的时候好了一些,因为那时我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尤其是在暑假的时候。看着父母挣钱的不易,我感到了些许心酸。对父母的话也柔和了一些,也同时由于我住校的原因不经常在家,所以和父母的矛盾也不是很多了。再后来呢,也就是体育训练期间,学校的辛苦和累更使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我开始依赖在家时的感觉。终于,我和家人间再没有了隔亥。我似乎也从来没有再和父母犟过并和他们吵过,我越来越能够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爸妈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和我一般计较,并且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他们也能够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了,他们也体会到我学习的辛苦和我所拥有的巨大压力。他们为我做他们能够为我做的一切。例如,中考前的一天,本来考试地点离家不远,但我爸却坚持让我在考点旁边找旅馆住下。两天的考试期间,父母和我一起住在旅馆,单是那仅仅的两天,爸妈就因为我的原因而自愿花了几百块。我认为,是与父母彼此的相互理解使父母与我相互深爱着对方。那之后,我就深切地体会到了家的宝贵,同时,也了解到了孝的重要性。“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训……”孝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也是道德义务。

我曾听说过一个叫做打虎救父的故事。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通过这则故事,我感受到了杨香的孝。“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3

在自然界中,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们都明白的道理,人类怎会不明白?正如苏辙所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孝顺是我们需要培养的第一人格。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源远流长,百善孝为先。孔子的弟子闵损幼年丧母,其继母虐待他在寒冬时节只给他穿用芦花做的衣服,而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棉衣。有一次闵损将车绳掉到地上而遭到父亲毒打,衣服破烂芦花飘出父亲才知道他受了虐待,于是准备休妻。这是闵损却苦苦相求说若是继母留下只是他一人受苦,若是继母走了三个孩子都会受苦。父亲十分感动,继母也开始善待他。即使不是亲生母亲,对待长辈我们也需要孝顺,这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品格,闵损的纯粹的孝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孝是天地之间最可贵的感情。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小时候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其实,董永是为了给亡父办丧不得已卖身为奴,感动了天帝,天帝拍自己的女儿下凡,织锦缎卖钱来帮助董永。两人相识之地也因此得名为孝感。还有孝子为了继母而寒冬中用体温融化冰面来抓鲤鱼给继母食用;花木兰为了年迈的父亲毅然女扮男装出征;窦娥含冤赴刑场时为了不让婆婆伤心苦苦相求小吏去走小路;还有哭竹生笋、扼虎救父等等……古代的一则又一则小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孝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孝心,那就是失去了人性,在社会上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当父母渐渐苍老,我们应该学会成长学会孝敬,不再和他们顶撞多关心体谅他们。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后悔。孝就是烈日下为父母提供一丝阴凉,风雨中用臂膀替父母遮挡,为父母撑起一片天地,只报喜不报忧,经常想想他们经常回家看看。孝是我们要用一生践行的。

平凡的小人物也会因为拥有孝心善心而被世人尊敬的。一直十分佩服那个女孩,孟 ……此处隐藏6423个字……。由于家住农村,妈妈要去背柴,听妈妈说她一次贪玩背柴回来晚了,外婆狠狠地骂了她一顿,还没让吃晚饭。看着外婆被留在老家,妈妈也几乎不回老家看望她,我不禁觉得妈妈是不是对外婆很冷淡。

那一次我陪妈妈回老家,彻底改变了我以前的想法。

多年未曾见了,外婆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丝丝银发从外婆的帽子中探出头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刚走进门的妈妈抢先一步走到外婆身边并将外婆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在外婆充满皱纹的脸上亲了一下。“妈,身体好不?几年都没来看了,对不起哟。”妈妈对外婆亲切地说道,她的手紧紧地握着外婆的手不放开。外婆听着妈妈的话,看着坐在身边的妈妈,外婆慈祥地笑了,轻轻地我摸了摸妈妈的肩。我不禁怀疑我自己,难道我原来的想法是错的?妈妈还是爱着外婆的?

到中午,在妈妈的多次要求下,外婆答应了不下厨,外婆也被妈妈哄着看起了电视,然后妈妈亲自做饭。不一会儿,一道道香喷喷的菜被端上了饭桌。外婆看着眼中便流露出欣喜,那都是她最喜欢吃的家乡菜。妈妈在吃饭的时候总是不时夹点菜给外婆。她每一次将筷子伸进菜里“挑挑拣拣”,把最嫩最好吃的部分挑给外婆,当那道菜有辣子时,妈妈便小心翼翼地将辣椒刮到自己的碗里,怕外婆咬不动或被那辣椒皮呛着。“妈,来,多吃一点。”妈妈不时地向外婆叮嘱,“不够锅里还有呢!”然后我便注意到外婆的眼中闪着泪花。

下午,妈妈又为外婆削了一些水果,切成小块放进碗里,又沏好了一壶菊花茶,与外婆一同坐在床头。外婆一面用针线扎着鞋垫,一面和妈妈聊着往事。妈妈时不时叮嘱着外婆多喝些水。正在玩耍的我不时听到外婆愉快的声音。

吃过晚饭后,妈妈便让外婆坐在床上,自己却搭了个小板凳坐在外婆身后给外婆捶背揉肩。此时从外婆话中我才知道外婆是舍不得那几块土地才不与妈妈一起回北京的。妈妈正在使劲地给外婆揉肩,由于气候潮湿,妈妈的脸上早已挂满了汗珠。而外婆则闭上了眼睛,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看着这幅场景,我终于读懂了妈妈。她对外婆的那份关心,那份体贴,那份温暖便是儿女真正的孝,这种孝使我真正感动了。

这份孝,虽然可能远隔千里,虽然可能不易发现,但是只要这孝在我们身边,我们便都会感到舒服、感到温暖、为此感动。——我读懂了那份孝。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2

也许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寻常的问候,一个朴实的动作,也是一道动人的风景……

暮色黯淡,残阳如雪,一道紫红色将天边渲染成一幅画卷,好不真实。

雨点淅淅沥沥的拍打在屋檐上,干脆利落的在石子路上完成属于它的绽放。想起今天是冬至,不由加快脚步朝着早已准备好四菜一汤的避风港。到了楼口,我远远的瞧见一位男子带着一个小孩在楼下,低头专注着,地上还放着两袋菜,“应该也是回家吃饭的吧,真好。妈妈应该也准备好做汤圆了吧”我不禁微笑思索着……

“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啊!知不知道孩子早就放学了”男子将停彻在手机上已久的视线转向一位骑着少了一个后视镜的电动车上的老人,也打破了我的沉思。

老人微微颔首,咬着下唇,“我告诉你啊,你要是这样,我就把孩子寄到我朋友家,知不知道我在这等了多久?”男子带着语气中几分威胁,而老人也将头埋得更深,脸上多了几分沧桑,入木三分。

就这样僵持着,老人不敢去对上那燃烧着怒气的眼睛,而男子却将心中的怒火化作一束刺眼的光,围绕着老人,毫无保留,将怒火愈演愈烈,似要将老人捏碎于自己的掌心以发泄……直到一个电话打破了这份死寂。

隐约看见男子望见电话上的名字瞬间换了一副嘴脸,似捡到了宝。恶狠狠的瞥了老人一眼。转过身,迫不及待的滑下来接听键,“好勒,我保证给你办好了,那是必须的,好好好……”一顿阿谀奉承,嬉皮笑脸。却殊不知在他的背后,是一道言不完道不尽的凄凉,是一份心伤,是一场期盼,期盼着男子会在转身的不经意间为他留下一个嘴角的弧度。

但只是期盼罢了,现实之所以真实就是因为它否决了所有假设。男子依旧是阿谀奉承着,老人是佝偻的背影,而那个孩子只是在草丛中玩弄着,大概是不想去面对罢了。落叶时不时从树上落下,天边的残阳将眼前的景色渲染得竟透着一丝苦涩。

本该是万家灯火其乐融融的日子,却不想是如此。回到家,望着母亲微杨的嘴角,在橘黄灯下显得那么温暖。我再次陷入沉思: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明明近在咫尺,但却似隔着千山万水。明知那笑容不是发自内心的,可却多么希望他为老人留下一个弧角的温度,那足以弥补老人内心的空虚。

不要让不笑成为一种习惯。

也许我们都被生活的物质、功利所迷惑,当你疲惫了,切莫忘记在转身时为那一份等候,那一份期待,那一份空虚……留下一抹弧角的温度!

  孝在我心中作文 篇13

"姐姐,你的信让我更加想念我的父亲,也更加觉得对不起我的父亲,就在前不久,爷爷和父亲相继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我却无能为力,他们走了,只留给了我永远的想念和无限的哀思.亲爱的姐姐,我想请你替我给他们写个天堂帖,我现在得陪着奶奶和妈妈,而且,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

——摘自20xx年12月30日网友妹妹的邮件

这封来信——把我为20xx年新年刻意堆砌起来的虚假的美丽——摔得粉碎。

命运,从来也不会因为我们灿烂的心情而改变他冷漠的公正,即使是我们以至孝的心思匍匐在他苍白的眉毛下面。

我不怕命运,我偏要挺直我灵长类的脊梁,为朋友的父亲,也为我们的父亲,唱一曲悲歌——

父亲,在爷爷的坟前跪了下去。我看到他凌乱的头发和坟上疯长的蒿草。灰白色的晚云胡乱的塞住北风的喉咙,我看到风的喉嗓正大口吞咽着,吞咽着它斑驳的愤怒和父亲凌乱的鬓角。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我看到坟里的祖父和坟外的父亲,在北风的心口,打开了生与死的对白。父亲凄凉哀长的一声号啕,撕裂了天地间被雪封藏住的所有词汇,它们奔跑到我的笔尖上,逼迫着我以一个冰冷的意象,浓缩这场生离死别的宿命。它们全然不顾,我身体里正在奔涌的家族的血。

我写不出来,尽管我骄傲的以为,自己熟悉每一个汉字的秉赋和脾性,可我,还是写不出来。父亲在爷爷的坟前长跪,他大声地呼喊着他的父亲;我在父亲的面前啜泣,我低声的劝和着我的父亲。

当光鲜的生人,以赤裸的躯干和赤子的良心,坦陈于生死的祭案之上;当世俗的缧绁,以功名的锦衣和利禄的金簪,悬荡于生死的毫厘之间——除了父亲,还有谁会以最冷静的神情,牵着我们的手,回到你我该回到的地方去!

我看到整个人类,被20xx年的最后的一场大雪,雕刻成一个巨大的惊叹号“!”我看到我们的父亲,蜷缩成最下面的一个点,擎起他该与不该擎起的所有。

命运,以钱袋的憔悴,米袋的轻浮,生死的狞笑,连同生计的幸灾乐祸,把父亲压榨成蜷曲的一个点号。

我看到无数个点号牵着手缓缓的抬起他们高傲的头颅,以最挺拔的尊严,把人类的历史延续成一长串生生不息的省略号“……”。

我就这样写了,我的这些字,从新年快乐空气的罅隙里挣扎着挤出来,我敢带着一个完整的20xx年歌颂我们伟大的父亲。

20xx年12月31日

《孝在我心中作文(通用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心情语文网 www.jusaka.com 版权所有